历史沿革

  • 发布时间: 2016-03-03
  • 作者: 暂无
  • 阅读次数: 87

朔州市峙峪、边耀、鹅毛口古遗址证明,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在此生息。春秋以前,这里为少数民族北狄所居。战国时,归入赵国的版图。秦时置雁门郡,治善无(今右玉县)。西汉时,置马邑县(今朔城区)、中陵县(今平鲁区)、剧阳(今应县)、阴馆(今朔城区东南)、汪陶(今山阴县)、埒县(今朔城区南)、楼烦(今朔城区西南)、善无(今右玉县),仍归雁门郡管辖。东汉时,雁门郡移治阴馆县。东汉末大乱,人民逃亡,大部分县撤废。西晋时,将峪岭(今雁门关)以北各县民撤往岭南,地归代王拓拔猗卢。北魏时属京畿内地,置桑干郡(今山阴东)、繁畤郡(今应县东)、马邑郡。北齐天保六年(555),将朔州治从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迁到马邑西南。北齐天保八年(557)改马邑县为招远县,为朔州治。北周升朔州为总管府。隋废总管府,改为马邑郡,辖鄯阳(今朔城区)、开阳(朔城区南部)、神武(山阴、应县境)。唐武德四年(621),改马邑为朔州。唐天宝元年(742),又改朔州为马邑郡。唐初,在马邑郡置大同军节度。会昌三年(843),改为大同都团练使,领云(今大同)、蔚(今河北蔚县)、朔(今马邑)三州。咸通九年(868),重置大同节度使,移治云州(今大同市)。五代时,在唐明宗出生地金城置应州,又分朔州置寰州。后晋天福元年(936),朔州、寰州、应州割让给契丹。辽时,朔州为顺义军节度,应州为彰国军节度,统属西京道。金仍之。元隶山西道大同路。明时,朔州隶大同府,辖马邑县,应州辖山阴县。清沿明制。雍正三年(1725)置朔平府(治右玉),辖右玉县、左云县、平鲁县、宁远厅和朔州及马邑县。怀仁、应州与山阴同隶大同府。民国元年(1912)五月改州为县,同隶雁门道,后雁门道撤,直隶山西省。抗日战争时,以同蒲路为界,路西归晋绥边区,路东归晋察冀边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隶察哈尔省。1952年划归山西省,属雁北专区。1958年改属晋北专区。1961年重新归雁北专区。1989年设朔州市。

朔城区夏商为楼烦地。春秋战国时期,为狄人所居。赵武灵王二十年(公元前306),攘地西北,置云中、雁门、代郡,朔县地属赵国的雁门郡。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秦始皇派蒙恬率军北击匈奴,筑土城养马,故名马邑。后置马邑县,属雁门郡。西汉袭秦制,称马邑县。新朝王莽改马邑县为章昭县。东汉初称马邑县,属并州雁门郡。东汉末年废县。三国、西晋均称马邑县,俱属并州雁门郡。永嘉六年(312),马邑地属代国。东晋十六国时期,太元元年(376)代国亡,马邑先属前秦,不久归后燕。北魏初,马邑为京畿内地。太和十七年(493)隶属恒州。北齐天保八年(557),朔州治所移马邑故城。同年置招远县,隶朔州广安郡。北周仍称招远县,为广安郡治。北周武帝建德元年(572),升置朔州总管府。隋大业初,废朔州总管府,罢朔州,置代郡,后改为马邑郡,辖鄯阳(今朔城区)、云内(今大同市口泉附近)、神武(今朔城区神武村)、开阳(今神池县境)四县。唐代称鄯阳县,为朔州治,属河东道。武德四年(621)改马邑郡为朔州,辖鄯阳、常宁两县。开元五年(717),于鄯阳县城东三十里的大同军城(贞观年间置)另置马邑县(故治即今朔城区神头镇马邑村),隶属于朔州。天宝元年(742),复改朔州为马邑郡。乾元元年(758)又改马邑郡置朔州。五代后唐称鄯阳县,为朔州治。同光元年(923),设在金河县的振武军被契丹军占领,徙治朔州。五代后晋天福元年(936),把包括朔州、寰州在内的十六个州割让给契丹。辽代称鄯阳县,为朔州治,属西京道。辽圣宗统和年间(983——1012),升朔州为顺义军,领鄯阳、马邑、广武三县。宋宣和五年(1123)金曾将朔州归宋,改为朔宁府,金天会三年(1125)又为金国占领,仍称鄯阳县。元代称鄯阳县,为朔州治,属河东山西道宣慰使司大同路。明代称朔州。洪武二年(1369)废鄯阳县并入朔州,朔州领马邑一县,属山西布政司大同府。清代称朔州,初属山西省大同府,顺治十六年(1659),裁朔州卫并入朔州。雍正三年(1725)置朔平府(治右玉),辖右玉县、左云县、平鲁县、宁远厅、朔州和马邑县。嘉庆元年(1796)马邑撤县为乡并入朔州。民国元年(1912)改朔州为朔县,属山西省行政公署,民国三年(1914)设雁门道,朔县隶属雁门道。民国六年(1917)废道,朔县直属山西省政府。1937年属山西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署。1940年朔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属晋西北行政公署第十一专员公署,同年9月改属晋西北行政公署第二专署。次年朔县属第五专署。1942年朔县属晋绥分区第五专署,由绥察行署代管。1946年朔县解放,属晋绥边区行政公署第五专员公署。1949年朔县属察哈尔省雁北专员公署。1952年朔县属山西省雁北专员公署。1958年朔县改属晋北专区。1961年属山西省雁北地区。1989年朔州建市,朔县改称朔城区至今。

平鲁区春秋时为北狄所占。战国时,赵惠文王置武州,平鲁属赵国武州地。秦称武州塞地,隶雁门郡辖。西汉为中陵县地(县治在右玉西南),隶属雁门郡。新朝王莽始建国时,改名遮害。东汉时称中陵,初属雁门郡,后隶定襄郡,不久又并中陵入定襄南徙,隶新兴郡。迄魏晋皆不置县。北魏迁都平城后,这里为京畿内地。北齐、北周时并入朔州,为广安郡辖。隋为鄯阳地,隶马邑郡。唐置保大栅。辽为朔、武二州北境,宁远州的东境。金归鄯阳地。元割其半入武州。明建平虏卫。清雍正三年,改为平鲁县,属朔平府辖。民国三年(1914),平鲁县隶属山西雁门道。抗日战争期间,曾与邻县划片分治,属晋绥边区根据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恢复了原平鲁县治,人民政府机关驻平鲁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雁北十三县及大同市划归察哈尔省。1951年县驻域扩大后,县政府驻地由平鲁城迁居井坪镇。1952年撤销察哈尔省,归属山西雁北专署。1958年,平、朔两县合并,称朔县。19614月,平、朔两县分治,恢复了平鲁县,县政府仍驻井坪镇。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区,归朔州市管辖。

山阴县春秋时县地为北狄所居。战国为赵雁门郡楼烦县属地。秦属雁门郡,为楼烦县地。汉为雁门郡地,县地东西分属汪陶、阴馆二县。新莽时一度改阴馆为富代,东汉时复为阴馆县。灵帝时,因战乱县废,县地先后为匈奴、鲜卑所居。三国时县地西北部属拓跋鲜卑,其余为汪陶、阴馆县地,隶并州雁门郡。西晋时初为汪陶、阴馆县地,隶并州雁门郡。晋怀帝永嘉四年(310),将马邑(朔县)、阴馆、楼烦、繁畤(应县)、崞县(浑源)五县人民迁于陉南(雁门关以南),阴馆地属拓跋猗卢封地代国。北魏时初属代郡,为桑干县地。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大同),为京畿内地,隶司州神武郡。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司州为恒州,县地仍为神武郡所辖。北齐时改神武郡为太平郡。北周时改太平郡为太平县。隋时为马邑郡神武县地。唐时初属朔州马邑县,后归入应州金城县。五代时属应州,始称河阴县,以治所在桑干河之南命名。后晋天福元年(936)石敬瑭叛唐,向契丹献燕云十六州之地,河阴县更名阴馆,属契丹。宋时初属辽西京道大同府应州。后归金仍名河阴。金大定七年(1167)因避郑州同名属县,始更名山阴,取地处复宿山北之意,隶应州。金贞祐二年(1214),宣宗完颜珣因与辽名臣沙彦珣(山阴人)名相似,且敬慕之,升山阴为忠州,属西京道大同府。元时初为忠州,属大同路。至元二年(1265)忠州城为大水淹没,县地并入金城县。后复置山阴县(治山阴城),属山西路大同路应州。明时称山阴县,属山西布政司大同府应州。清时初因明制。雍正八年(1730)直隶于大同府。民国六年(1917)直属山西省。1937年,山阴境内北同蒲路东属晋察冀边区,西属晋绥边区。1938年至1939年路东两度划归应山联合县,先后属晋察冀二专署、晋察冀五专署。1941年山阴县成立,先后属北岳五专署、晋冀一专署。1938年路西曾属右山朔怀县、南山县、右南县、山朔县、山怀县。先后属晋绥边特委、雁北专署、晋绥五专署、雁北五专署、雁北九专署。19468月山阴路东、路西合并,仍名山阴县,先后属冀晋一专署、晋绥五专署、绥蒙区人民政府、山阴中心县、雁北专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山阴县划归察哈尔省雁北专署辖。1952年山阴县划归山西省雁北专署辖。195811月,山阴、应县合并,仍名山阴县。19598月,山阴、应县两县分治,仍名山阴县。先后属雁北专署、晋北专署。1961年山阴县属雁北专署辖。19891月,山阴县划归朔州市至今。

怀仁县古属冀州。战国时属赵国的雁门郡。秦为云中县地。汉置河南县,属云中郡。三国时,隶魏之平城县。隋初为云州地,大业初,置大利县,属定襄郡。唐隶云中县,属北恒州。五代因之。辽析云中县,始置怀仁县。金升为云州,属西京路大同府。元复为怀仁县,属大同路。明隶大同府调安东中屯卫后所守御。清因之,置怀仁县,隶大同府。民国时置怀仁县,属雁门道。民国十六年(1927)道废,属山西省。1937年日军侵占怀仁,属晋北政厅。1939年,改属大同省。1945年日军投降后,属第二战区。1948年怀仁解放。属晋绥五专署。同年12月,改属雁北专署。1949年,属山阴中心县,9月划归察哈尔省,属雁北专署。195212月,察哈尔省撤销,复归山西省,属雁北专区。19547月,大同县、怀仁县合并为大仁县,属雁北专区。195810月,大仁县并入大同市郊区,属大同市。19601月,析大同市郊区,置怀仁区,属大同市。196412月。复置怀仁县。19655月,复归雁北地区。19937月划归朔州市至今。

应县春秋以前,一直为北方少数民族土方、林胡、楼烦等部落所占。战国初属代,后归赵国,秦为阴馆县地,属雁门郡。西汉时置剧阳县,属并州雁门郡。王莽新朝时改为善阳。东汉初复称剧阳,后废。三国时,属定襄郡地。后魏属神武郡。北齐改属太平郡。后周郡废,置阴城。隋废。唐初为云州云中郡云中县地及朔州马邑县地,唐末,置金城县。后唐以县置应州。后晋以后,应县地为辽所据。辽时,应州属西京道都部署司,领金城、浑源、河阴三县。金时,应州属西京路,领金城、山阴二县。元属大同路,领金城、山阴二县。明时,隶山西布政司大同府。清因明制。民国元年(1912),应州改名为应县,属雁门道。民国二十一年(1932)属山西省第一专员公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属察哈尔省。1952年,察哈尔省撤销,应县隶山西省雁北专区。19589月,应县与山阴县合并,县政府驻岱岳。1959年两县又分治。同年,忻县、雁北两区合并,应县属晋北专区。1961年撤销晋北公署,应县复归雁北行政公署。19937月,地市合并,撤销雁北行署,应县划归朔州市至今。

右玉县古属冀州,春秋时为北狄所居。战国时属赵国。秦置善无县,属雁门郡治。西汉因之。东汉为定襄郡治地。汉末、三国时匈奴侵边,人口流失,成荒废地。西晋属拓跋猗卢领地。北魏时,复置善无县,因拓跋珪建都盛乐,右玉属京畿内之地,史称“盛乐金陵”。北齐时,在威远设威远县,北周时废。唐置云中县,右玉属云中。宋代地陷契丹。辽金时归西京,元属大同路。明置大同右卫、玉林卫,属大同府。清初为右玉卫,雍正三年,改称右玉县,隶朔平府,府治设右玉。民国初,废府留县,归雁门道。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均为革命根据地。在境内与邻近县范围内先后成立和右清、右山怀、左右凉、右南、右玉等县。194511月,右玉、右南两县合并,恢复右玉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察哈尔省雁北区。1952年划归山西省,仍属雁北区。1958年与左云县合并,称左云县,属晋北区。1961年左云、右玉分设,右玉县重新恢复。8月改属雁北区。1972年县城由右玉城迁移到梁家油坊。19937月,因地市合并,改属朔州市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