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志关于岁时节日的记载

  • 发布时间: 2016-03-04
  • 作者: 暂无
  • 阅读次数: 30

正月  元旦,夙兴,烧旺火,放花炮,陈供,祀天地、众神、祖先,毕,家众以次拜跪称寿。毕,出拜族党、亲友,饮食相招,弥月乃止。立春前一日,名为迎春,先期,塑芒神、土牛,备春花、彩杖,郡长官率僚属,农夫执耕具,鼓吹张乐,迎春东郊。次日,众官集公衙,鞭牛行礼。五日,扮纸女形,黎明送出门外,谓之“送穷”。元宵、上元、天官诞辰,架鳌山,烧旺火,张灯放花,群相宴饮,名“闹元宵”。十六日,郊游,云“走百病”。二十、二十五日,煮窝,煎饼,点灯仓禀,炭灰布地,剜窖、盖窖,名为“添仓”。

二月  二日,相传龙抬头,城乡开庙门,祭龙神,名为“引龙”。

三月  三日,一名“蟠桃节”,设醮演戏,家各酿醋,一名“寒食节”。清明,拜扫祭墓,架鞦韆。

四月  初一日起至二十八日止,城乡男女,于北岳、城隍等庙进香。入圣母庙,仿古礼仲春二月祀高禖(媒神),祈佑子孙。

五月  五日,一名“天中”,一名“端阳”,一名“朱明”。门悬艾虎,食角黍,饮菖蒲雄黄酒,采百草,系五色彩丝,捉蟆避毒,隆师(官长)逆女(迎女)追节(节日游览)。十三日,关圣庙演戏,祭赛。

六月  六日,晒书,曝衣,晒麯,作面,合酱。

七月  七日,牛郎织女鹊桥之会,童女乞巧。十五日,中元,地官校籍之辰,致祭先茔,荐(祭供)麻谷,焚楮(纸)墓前,亦有焚于门外当路者。作面美人,高尺许,名“暮和乐”。

八月  十五日,中秋,夜设瓜果、月饼、香纸拜月,亲友相馈,已而聚饮。

九月  九日,重阳,采菊,蒸糕,携酒登高,饮茱萸酒。隆师逆女追节。

十月  朔日,立冬,墓祭略同清明,唯裁楮为衣,名曰“送寒”。

十一月  冬至,家祀祖先,族党亲友拜贺,略同年节,或举,或否。隆师逆女追节。

十二月  八日,腊节。和五豆及米煮粥,名“腊八粥”。作腊醋,醃肉,藏冰。二十三日晚,设糖饴祀灶,治行装,名“送灶神升上天”。三十日,除夕,易门神、桃符,贴春联,陈供献,修岁事。亲友拜门辞岁,老幼团饮,名为“守岁”。多嫁娶。

●清《朔州志·方舆志》

立春前日,优人乐户各扮故事,乡民携田具,唱农歌,演春于东郊。

元旦,家家伐薪凿炭,磊磊高起,状若俘图。及时发之,名曰旺火。

正月五日,剪彩纸为人,小儿拥抱戏通衢,曰送穷;有攫而去者,曰得富。

元夕,街市张灯,垒旺火,各乡村扮灯官吏秧歌杂耍,入城游戏,三日不绝。

正月十六日,郊游,云除百病。是夜设祭送先祖,妇女多哭泣者。

正月二十日,为小添仓,二十五日为大添仓。添买米面柴炭等物,燃灯于貯所,曰照虚耗。

二月二日,各村疃社醵钱献牲,谓之扶龙头。提壶汲井水注之,曰引青龙。

端午食角黍,佩辟兵符,饮雄黄酒,各处皆同。

六月六日,携壶榼往东郭菜园踏青,是日及初伏日,造酒酱,晒麯曝衣。

中秋,家陈瓜果,并相馈遗。先是,四乡载西瓜入城者日数十车,碧颗山积,至晚担运一空。

十月朔,剪纸焚化,为送寒衣,或于墓,或于门外,妇女夜哭如清明。

●《山西通志·风土记》引《大同府志》

正月元旦,无论贫富,皆彼此登拜宴会,弥月方止。元宵,门多旺火,张灯放花。十六日,郊游,盛具酒馔,薄暮乃返,云除百病。二十、二十五日,填仓。

二月二日,引龙。

三月三日,酿醋。清明节,墓祭,树鞦韆。

四月一日起,至二十八日止,男妇皆于北岳、城隍等庙烧香。

五月端阳,食角黍,饮菖蒲雄黄酒,悬艾虎,采百草,系彩,捉蟆,隆师逆女追节。十三日,赛享关王。

六月六日,踏麯曝衣。

七月七夕,乞巧,作面美人,高尺许,名“暮和乐”,无此则女儿不喜。十五日,墓祭,悬麻谷。

八月中秋,玩月,馈瓜饼。

九月重阳,馈糕,酿菊酒,隆师逆女追节。

十月一日,墓祭,烧寒衣。

十一月冬至,交拜,隆师逆女追节。

十二月八日,食腊粥,作腊醋,醃肉藏冰。二十四日,扫舍、祭灶。除夕,易门神,换桃符,修岁事,陈祀仪,守岁。多嫁女。

●《顺治朔州志残本·节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