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

  • 发布时间: 2016-03-04
  • 作者: 暂无
  • 阅读次数: 24

旧时富人出行多骑骡马、坐轿,小康之家骑毛驴、坐花轱辘车,穷人步行。女骑,多有家人赶着。也有少数骑骆驼的。出行的人有背布袋的,有搭钱衩的,有挎包袱的,有将贵重钱物用布腰带缠入腰间的(盘缠因此故名)。通常,出行人都持棍、矛、镰刀等,以防狼和盗贼,也有带七节鞭的。运载物品,有背背、肩挑、畜驮、畜力车载、人力车载。妇女骑牲口,有在牲口背上搭被套的,有搭被褥的。牲口的脖颈多戴有铜铃或铜串铃、红缨穗。牲口运载,多在背上绑负鞍架,鞍架上置驮子。驮子上再绑荆条筐,有的是绑口袋或物品。畜力车多是花轱辘车,有牛、驴、骡、马拉。也有混合畜力车,有单套(一畜)、两套、三套、四套车之分。车上加轿子的车,叫轿车,也称轿骡车(因多是骡架辕)。人力车,有两开独轮车和平台独轮车。两开独轮车,轮子大,出路,推起来省力,能多载。除载物外,也有载小孩或妇女的。载人时,需一头载人,一头载物,这样才能平衡。

行走的道路有大道、小道、便道、羊肠小道之分。大道又称驿道、官道。朔州的主干大道是从雁门关或阳方口至杀虎口。不论是战事、商运、传递文书,还是下关南,走口外,闯京都,均以这条主干大道向四方支出小道、便道。古时朔州地处于边陲地带,走口外,多走杀虎口,只要一出杀虎口,就算到了口外。下关南多走雁门关,只要一出雁门关,就是关南。每天行程一般是八十至一百华里。从朔州去太原,一般需六至七天,去大同为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