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泽蒲县长掌故四则

  • 发布时间: 2016-03-04
  • 作者: 暂无
  • 阅读次数: 165

民国初年,朔县有一位好县长。他姓纪名泽蒲,40多岁,大脸浓眉高个头,祖籍山东即墨县。历任山西蒲县、汾城、代县等县县长,19318月任朔县县长。当时,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纪县长,尽点点,审理案件没有冤。”直到现在,朔城区一带还流传着纪县长断案的故事。

巧擒劫驴犯

有一天半后晌,纪县长回城时路过翠辛巷时,见一个娃娃牵着一条花眉草驴,一驮炭撒了一地,站在那里呜呜呜地直哭,纪县长走过来询问是怎么回事,这娃娃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原来这娃娃叫四狗,是北山上的,年仅12岁,父亲早丧,家中只有母亲,娘儿俩相依为命,靠他卖炭糊口度日。四狗长年日久,赶着一条花眉草驴和一条白囟门小黑骟驴在城街上卖炭。这天半后晌,有个人磨磨蹭蹭要用极低的价钱买炭,四狗说啥也不卖。磨蹭了半天,这人见四下无人,就把四狗打了一顿,最后把那条白囟门小黑骟驴抢走了。说到这里,纪县长问:“你到街上能不能把他认出来?”四狗摇摇头说:“我只能认得我那头驴。”说着又哭起来。纪县长见他还哭,好话安慰了一番,帮他把炭拾起,架起驮子,送他出城,并安顿他说:“明儿进了城,来一下县政府。”

四狗出了城,有一个老汉告诉他说:“那是纪县长。”四狗听了很高兴,当晚回去以后,就把在城里发生的事情告诉了母亲,母亲说:“愣娃,既然是纪县长让你到县政府,靠准是给咱找驴,明儿进了城,先到肉铺割上2斤猪肉,好好谢谢人家。”

第二天,四狗按照母亲的嘱咐进了城,到肉铺割了2斤猪肉,然后来到县政府门口,要见纪县长。守门的警察见他是个山娃娃,怎么也不让进。最后,四狗再三说明是纪县长让他来的,警察无奈,只得给纪县长传话。纪县长听说卖炭娃来了,当即传出话来,让他进见。

四狗见到纪县长后,说过一些道谢的话,把2斤猪肉放在桌上,给纪县长鞠了一躬。而纪县长却想的是,如何替四狗寻着那条黑骟驴。他面对四狗割来的2斤猪肉,在地上踱来踱去果然想出一条好办法。急忙对身边的警察说:“给我也到肉铺割上2斤肉”。警察给纪县长割来2斤猪肉,放在桌子上,纪县长说:“寻一杆秤,把这两份肉称一称。”

警察把两份肉过了秤,报告说:“四狗割的肉2斤差三两。”纪县长一听,气愤地说:“快给我把肉铺掌柜叫来。”

肉铺掌柜来到纪县长面前,深深鞠了一躬。纪县长把桌子一拍,厉声问道:“掌柜今儿来,可知罪吗?”肉铺掌柜说:“县长大人,小人一不偷盗,二不抢劫,哪里来的罪呀!”纪县长立即命令警察把两份猪肉当面称给他看,肉铺掌柜见了,心里才明白过来,急忙跪在地下,说道:“小人知罪,买卖不公,克扣乡民,请大人开恩。”纪县长严厉地说:“既然有罪,该当受罚,罚你三天之内买一条白囟门小黑骟驴!”

第二天,肉铺掌柜四下寻访,没一天时间,就用40块白洋,买到一条白囟门小黑骟驴,牵到县政府大院里,交给纪县长。纪县长立即领上四狗来认驴,四狗一见,乐得眉开眼笑说:“不错,这就是我那条驴。”于是,纪县长问肉铺掌柜:“这驴是从哪里买的?”“南关”。“卖主你认识吗?”“认识”。“他叫什么名字?”“二圪缭。”

原来,这二圪缭是南关的一个二流子,整天游手好闲,好吃懒做,在城街上偷鸡摸狗,不做好事。他早就相中了四狗那条白囟门小黑骟驴,一直盯了十几天。这天露了空,就抢了四狗的驴。后来,纪县长立即命令警察把二圪缭抓来当面对证。在事实面前,二圪缭供认不讳,低头认了罪。

村口判猪

杨家梁村东头的瓦房院住着王大,新窑院住着李二,两家相隔不远,平时经常来往,很合得来。有一年,李二家养了一头母猪,生下六只仔猪,奶得光溜溜的,十分惹人喜爱。王大没等仔猪满月,就掏了10块铜元,向李二捉了一只。这只刚离娘的仔猪,一有空就溜到李二院里,寻娘吃奶,可是吃饱就回来了。

时间一晃就是半个多月。有一天上午,王大眼皮底又不见仔猪,起初等它自己回来,可是快到中午时,仔猪还没回来,心里有些着慌,就到李二院里寻找,李二妻子说:“一上午没来。”听了这话,王大顾不得再说什么,返出来四下寻找。村里村外,沟沟岔岔,古窑枯井找了个遍,怎么也找不见。最后有人告诉他,李二到二王庄卖仔猪去了。王大心里一下起了疑心,赶紧到二王庄去追李二。

王大来到二王庄,逢人就问李二来过没有。二王庄的老丑老汉告诉他,李二用口袋背着几个仔猪卖,卖了三个,口袋里还有三个,现在到西王庄去了。听了这话,王大立即到买仔猪的三户人家家里看过,没有他那个粗嘴头仔猪,断定李二还没卖,就紧追去了。王大到西王庄,见李二刚进村,上前一把抓住李二的衣襟,大声问:“李二,你为什么卖我的仔猪?”李二骂道:“你这小子,血口喷人,青天白日的白说,葬良心呀!”说着,两人就吵起来了。

这时候,正巧纪县长私访来到此地,见二人争执不休,就上前问起情由。当时,两人谁也不认识纪县长,一边咒骂,一边各自分说理由。纪县长等两人分说完毕,又把王大叫到一边,询问一番,然后说:“咱们回你们村吧。”李二背着仔猪前面走,纪县长和王大后面跟,不大会儿工夫,回到杨家梁,走到李二门口。这时,纪县长把李二叫住,说:“把仔猪放下,解开口子!”李二照办,纪县长一边跺脚,一边大声喝道:“大胆仔猪,尽敢欺哄本县,快出来认主!”王大的仔猪喂熟了,一出口袋,就径直跑回王大家中,剩下那两只跑回李二家中。纪县长怒不可遏地问:“姓李的,知罪不知罪?”李二见纪县长一副百姓穿戴,也就没把他放在眼里,说:“有罪、没罪与你何干?”纪县长冷笑一声说:“那好吧,咱们改日再会!”说完大摇大摆地走了。第二天,杨家梁来了两个警察,说纪县长有令:杨家梁的李二,偷猪不认罪,依法拘捕。后来,纪县长把李二拘留了十几天,也就放了。

审筛辩贼

一天,纪县长正在翻阅以前的积案,突然公差进来禀报,说门外有人告状。纪县长便命令传进来。只一会儿,公差便带进两个人来。纪县长抬头一看,只见进来两个穿长袍马褂的商人,一个肥头大耳,一个瘦骨嶙峋。纪县长问道:“你们二人都是干什么的,因何发生争论?”那个胖商人进前道:“小人是个开油房的,三天前买了一把草筛,被他看见了,他硬说是他的,因此告到堂上来。”那个瘦商人也迈前一步说:“小人是个开磨房的,草筛刚买回五天,便丢了。今天,在隔壁油房见到那把草筛是我的,他不但不还给我,还破口大骂起来,所以告上堂来。”

纪县长指着油房掌柜问道:“你的筛子用过吗?”“没有,还挺新的。”油房掌柜回答道,纪县长又问磨房掌柜:“你的筛子用过没有?”“用过了,小人曾用它筛过草。”磨房掌柜回答道。

问罢,纪县长便站起身来,传令身边的公差把筛子拿来。一会儿,公差便把筛子拿来,纪县长对着筛子问道:“筛子,你可认识你的主人?”

众人一见纪县长问起筛子来,都很奇怪,谁也不敢出声。就在此时,只见纪县长把桌子一拍喝道:“好一把草筛,主人花钱把你买来,没几天你连主人都不认识了,要你何用?来人!”两旁公差忙应道:“在!”“给我狠狠打!”纪县长说道。

两旁公差都傻了眼,两个商人也直愣愣地瞅着县长发呆。只听纪县长又补了一句:“给我狠狠地打!”两个公差不敢怠慢,一个个手提棍棒拥上前去,劈哩啪啦,不一会儿就把草筛打了个稀巴烂。纪县长这才不慌不忙地走下堂来,把打碎的柴棍拨开,只见地上有草枳子,于是命令两旁商人近前来看,那个油房掌柜一见草枳子,顿时大惊失色,油光的胖脸上,马上淌下豆大的汗珠。而磨房的掌柜却不由喜形于色,两旁的公差到这时才恍然大悟,不禁从心里佩服县长的才干。

在事实面前,油房掌柜不得不承认是自己偷了人家的筛子。纪县长把油房掌柜狠狠训斥了一顿之后,责令他马上买一把新草筛还给磨房掌柜。

审石判案

有个卖油人,卖下一串铜钱,在路上走得因了,就把钱袋放在身边,在一块大石头上睡了觉。

等他醒来时,发现钱袋不见了,急得直哭。这时,正遇纪县长从这里路过,上前询问。卖油人把经过一说,纪县长思谋了一会儿,对身边的警察耳语了几句说:“把这块石头捆起,我要审案!”听说纪县长要审石头,人们都看稀奇来了。警察把石头捆在当路,大喝一声:“大胆石头,为何偷了卖油人的铜钱,快快从实招来!”

石头一声不吭,纪县长又喝道:“不说,给我打!” 几个警察噼哩啪啦打起来。周围看热闹的人哄堂大笑。纪县长恼了,说:“你们这些人,敢来起轰,给我每人罚铜钱一文!”

一会儿,纪县长说:“给我把铜钱放到水锅里!”很快警察弄来一口大锅,倒了满满一锅水。

众人不敢怠慢,每人在水锅里扔了一文铜钱。一个人刚把铜钱扔进水锅时,纪县长大喝一声:“把这人抓起来!”

原来,纪县长问明情由后,觉得偷钱人没有走远,用审石头的办法,引来人们罚铜钱。当这个人的铜钱放进水里时,水面上漂起油花。卖油人长年卖油,身上手上满是油腻,所以断定是这人偷了钱,把他抓起来了。

事实面前,这个人供出了真情。纪县长把众人的铜钱还给大家,偷钱人受到处罚,然后把铜钱递到卖油人手中说:“回家好好地过日子去吧!”卖油人千恩万谢地和纪县长了道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