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军散文集《天璞的记忆》新书发布会在市图书馆成功举办

  • 发布时间: 2020-12-21
  • 作者: 朔州市图书馆宣传企划部
  • 阅读次数: 36

隆冬季节,寒冷如冰,但在朔州市图书馆却感受到阵阵扑面的如春气候。1218日上午,由朔州市文联、朔州市作协主办,平鲁区文联、平鲁区作协、朔州市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服务中心承办的赵志军散文集《天璞的记忆》新书发布仪式活动在市图书馆成功举办。

活动现场

读者朗诵《天璞的记忆》片段

活动现场,作者赵志军向读者介绍了新书《天璞的记忆》的创作过程和创作背景。他说,我有一个良好的家风,我们兄弟姊妹六人和睦相处,这浓缩的是一种人间真情。酝酿写我的父亲母亲和亲族长辈,已有十来个年头,在查阅了父亲的档案等相关资料后开始创作,终究把藏在心灵深处的思念亲人的情感宣泄了出来。特别感谢同学、朋友、亲人对自己创作的关心与支持,以及负责本书出版的编辑们的辛勤付出。

向市图书馆赠

活动现场,赵志军同志向市图书馆赠送了《滚烫的记忆》《天璞的记忆》,共计100本。朔州市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刘西平代表市图书馆接受捐赠,向他的赠书之举表示感谢,并颁发了《朔州市图书馆永久收藏证书》。

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李志斌讲话

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李志斌说,赵志军是我市一位成熟的作家,这本由国家级的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天璞的记忆》有历史文化,有地方风俗,有爱恨情仇,有风物掌故,有时代风云,有地域特色,全书彰显了家国情怀,充满了温暖和爱,且细节真实,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李志斌谈了三点感受:第一,看到了平鲁区文联、平鲁区作协工作的扎实和卓有成效,看到了平鲁区作家队伍的齐整和创作的良好势头;第二、感到了赵志军老师创作的实力、进步、成熟;第三、作者以自己一个大家族的真实人物为原型,写出了每个人物的真善美,令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所写故乡人和事的鲜活性和艺术感染力,不但真实再现了时代和历史,真诚感染和引导了读者,而且还让不少读者汲取其中真与善的养分。我对新书的出版表示祝贺,期待作者能够创作出更多佳作。

市作协主席王文海讲话

市作协主席王文海对新书的出版表示祝贺。他说,《天璞的记忆》是一部家族史,志军用散文的手笔写家族史,是比较新颖的。此书涵盖了“真善美”,情真、和善、至美,家族史反映的是社会的缩影,期待志军的下一部新作问世。

苏华作讲座

此次活动特别邀请了《中国方域——行政区划与地名》杂志社原社长、主编,中国地名学会常务理事、著名文史学者、书评家苏华参加。苏华老师从赵志军的三本“记忆”系列的第一本《滚烫的记忆》出版后引起了强烈反响谈起,对第二本《天璞的记忆》所写家族本事仍然产生令人灵腑为撼的篇章作了深情和精彩的点评;对《四季看山》等人与自然的散文的思想性抒发,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赞许作者在该书的这一辑,所显露出来的充满了人文情怀的感情流露和诸多独到的思考。苏华老师还结合自己利用史料和档案写作的经验,作了《仰视先贤——用文献语言和史料书写地方人物的可能性》的专题报告。他认为,写地方历史名人,用小说和演义的形式固然可以,但利用信史和相关史料更为重要,在此基础上,文本的选择尤其重要,譬如,写传记应当先写年谱。他特别强调,文学写作者对当地历史人物传记应该敬重和仰视,只有把自己的身段放低,才能撰写出符合历史真实的本土先贤和历史名人。为了阐明这一问题,他还用自己搜集到的尉迟恭、王家屏和关露的史料,给与会者讲述了如何利用文献语言写好当地的历史名人的种种可操作性。

阅读一本新书,就是与书中人物的对话;分享一本新书发布,就是与作者的一场对话,也是一次文学工作者在创作上的交流;请来名家作专题报告,更是繁荣朔州的文学创作的一种探索方式。

 

 

《天璞的记忆》,作家出版社出版,202011月。

赵志军,山西朔州平鲁区人,1984年先后在平鲁税务局、平鲁宣传部工作,曾任平鲁区委宣传部通讯科长、党教科长、文化科长,现任朔州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派出机构平鲁区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曾在《光明日报》《农民日报》《山西日报》《山西煤炭报》《雁北日报》《朔州日报》发表稿件2000余件,图片900余幅,多次获得中共朔州市委市政府表彰。2018年,出版散文集《滚烫的记忆》,同年加入山西省作家协会。

 

 

                                                                                      (稿件来源:朔州市融媒体中心)